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在第五届欧洲肺癌大会期间,《肿瘤瞭望》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专家有话说”草坪圆桌会,对会议热点、重点问题发表意见。
圆桌会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现任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主持,参会专家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副院长韩宝惠教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张兰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王洁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王鑫,王鑫医生是这次圆桌会的青年医生代表。
首先,参会人员分别表达了自己的参会感想。其后一起探讨了ELCC 2015的热点问题。
1、投票环节
吴一龙教授选择3个问题提问,其他参会者举牌回答“是”或“否”,吴一龙教授点名一两人陈述自己的理由。投票问题如下:
(1)生物标记物是否有助于小的肺结节诊断?
这是来自意大利米兰的欧洲肿瘤研究所(IEO)Giulia Veronesi医生的讲题“Can biomarkers be of help in the diagnosis?”,设置在16日日程的“小结节的诊断带来的挑战(The diagnostic challenge of small nodules)”这一环节。
该问题被一致投了反对票,王洁教授作为代表陈述了她的意见,详情请收看视频。
(2)免疫治疗是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吗?
关于NSCLC免疫治疗,本届ELCC专门设置了一个辩论环节:“免疫治疗是NSCLC的一线治疗选择吗?”这个有趣的学术博弈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正反双方的辩论精彩而激烈。那么几位专家的观点是怎样的呢?
韩宝惠教授、张兰军教授、王洁教授投了反对票,而吴一龙教授和王鑫医生投了支持票。韩教授作为代表陈述了其观点。
(3)早期NSCLC全切患者是否“必须”做EGFR和ALK检测吗?(抑或是复发后检测?)

早期患者该话题是吴一龙教授16日的报告内容“Should we test for EGFR and ALK in completely resected NSCLC?”,设置在16日日程的“存在驱动基因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Oncogene-driven early stage NSCLC)”环节。
专家一致投了支持票,但认为早期患者术后EGFR和ALK检测不是“强制性”的。
2、讨论环节
圆桌会的第二个环节是讨论环节,专家们针对2个话题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讨论话题为:
(1)外周血耐药基因检测?
探讨了韩宝惠教授17日下午的报告“亚洲和俄罗斯患者的晚期腺癌及非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 突变发生率:IGNITE研究 [Determining the prevalence of EGFR mutations in Asian and Russian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SCLC) of adenocarcinoma (ADC) and non-ADC histology: IGNITE study]”
王洁教授对未来的耐药基因血液检测进行了前瞻。
(2)早期肺癌外科手术标准:究竟是采用传统的金标准方法“肺叶切除”还是“亚肺叶切除”?
在肺癌外科手术方面,16日“当代I期肺癌的外科切除术(Contemporary resection techniques for stage I lung cancer)的环节,来自日本、法国、西班牙和美国的顶级胸外科专家介绍了目前各种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成果。张兰军教授、韩宝惠教授、王洁教授各自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专家们还探讨了肺癌内科和外科治疗的真实世界(real world)研究的设计方法,详情请收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