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3)上,TROPiCS-02研究在HR+/HER2-mBC亚洲人群治疗中的Ⅲ期桥接EVER-132-002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公布,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2023年12月5~9日,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 2023)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盛大召开。会上,多项戈沙妥珠单抗(SG)相关临床研究的数据更新。肿瘤瞭望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就SG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mTNBC)和HR+/HER2-晚期乳腺癌(HR+/HER2-mBC)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3)上,TROPiCS-02研究在HR+/HER2-mBC亚洲人群治疗中的Ⅲ期桥接EVER-132-002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公布,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2023年12月5~9日,第46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 2023)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盛大召开。会上,多项戈沙妥珠单抗(SG)相关临床研究的数据更新。肿瘤瞭望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就SG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mTNBC)和HR+/HER2-晚期乳腺癌(HR+/HER2-mBC)治疗进展进行介绍。
mTNBC
肿瘤瞭望:Ⅲ期ASCENT研究证实SG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mTNBC)领域的PFS和OS生存获益;Ⅱ期EVER-132-001研究则是SG治疗中国mTNBC患者的桥接研究,以往已经报道PFS数据,并因此获得国内相关适应症批准。本次SABCS大会报道了EVER-132-001研究的OS结果。请王殊教授简单回顾一下EVER-132-001研究的既往数据。
王殊教授:SG是一种靶向Trop2的ADC,为mTNBC患者的治疗开创了新的格局。著名的ASCENT研究是一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既往数据证实,在二线或后线(2L+)mTNBC患者中,SG相较于医生选择的治疗(TPC)可显著改善患者PFS(5.6 vs 1.7个月,HR=0.39)和OS(12.1 vs 6.7个月,HR=0.48),P值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该研究入组的亚洲人群不够充分,因此,亟需针对中国人群做桥接研究,来验证中国人群的数据是否与ASCENT研究的结果吻合。而Ⅱ期单臂EVER-132-001研究探索了针对不伴脑转移的经治mTNBC中国患者的疗效,结果提示,SG用于二线或后线治疗,PFS达5.6个月,其结果与ASCENT研究的结果吻合。基于ASCENT研究的全球数据和中国的桥接研究数据,SG于2022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一种为针对转移性疾病的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mTNBC患者。
本次大会上公布的EVER-132-001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既往经治的mTNBC中国患者中,接受SG治疗的患者,中位OS得到临床意义的延长,并且多个预设亚组的中位OS基本一致。在本次更新的分析中,有临床意义的ORR和中位PFS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随访持续,无新的安全性信号,SG安全性可控。
肿瘤瞭望:请耿翠芝教授介绍一下这次SABCS大会报告的EVER-132-001研究的OS结果。
耿翠芝教授:此次SABCS大会上更新了EVER-132-001研究的结果,其PFS和ORR较之前稍有提高,而我们重点关注其OS结果,首次公布的中位OS为14.7个月,疗效甚好。该结果显示,中国mTNBC患者的生存获益与ASCENT研究一致,甚至好于ASCENT研究(EVER-132-001研究中位OS为14.7个月,ASCENT研究为12.1个月)。基于此,SG已经在国内外获批上市mTNBC相关适应症,NCCN等指南将SG作为mTNBC二线治疗的优选方案。EVER-132-001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出色的OS数据再次验证了SG可作为mTNBC二线治疗的优选方案。从安全性来说,EVER-132-001研究与ASCENT研究差异不大,SG常见≥3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贫血,且UGT1A1基因型并不影响SG治疗的安全性。
肿瘤瞭望:从耿翠芝教授的介绍可见,EVER-132-001研究再次验证了SG在中国mTNBC患者中的疗效和生产获益,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二线治疗优选方案。那么,在真实世界和临床实践中,SG治疗mTNBC的疗效和安全性表现如何?请王晓稼教授分享一下您的经验。
王晓稼教授:SG是一种ADC药物,且在ASCENT研究和EVER-132-001研究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基本一致。安全性方面主要表现为血液毒性,例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贫血等,与常规单药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基本一致,其安全性可管理。因此,我认为SG是mTNBC患者非常好的治疗选择。
HR+/HER2-mBC
肿瘤瞭望:我们知道,在HR+/HER2-mBC领域,TROPiCS-02研究同样获得了PFS和OS显著获益。在近期举行的ESMO Asia大会上,进一步报道了亚洲EVER-132-002研究的结果。能否请陈益定教授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意义?
陈益定教授:Ⅲ期TROPiCS-02研究已证实,SG在经治的HR+/HER2-mBC患者中,可显著改善PFS(5.5 vs 4.0个月,HR=0.66)和OS(14.4 vs 11.2个月,HR=0.79)。基于此,SG已经于2023年2月被批准用于既往内分泌治疗耐药且接受过≥2线系统治疗(针对转移性疾病)的HR+/HER2-mBC患者。EVER-132-002研究入组患者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区,入组标准大致与TROPiCS-02研究相似,患者既往接受过2-4线化疗,但EVER-132-002研究中患者不强调是否接受过CDK4/6i治疗,而TROPiCS-02研究中患者均接受过CDK4/6i治疗。
EVER-132-002研究显示,SG组较TPC组可显著改善PFS(BICR评估中位PFS:4.3 vs 4.2个月,HR=0.67,P=0.0028),虽然绝对数值差异不大,但其Stratified HR为0.67,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FS曲线有显著差异。此外,SG组的中位OS较TPC组长(21.0个月vs 15.3个月,HR=0.64,P=0.0061),SG组和TPC组的ORR分别为20%和15%。因此,从亚洲的桥接研究EVER-132-002的结果可见,其总体疗效与全球的Ⅲ期临床研究TROPiCS-02相似。
从安全性来看,EVER-132-002研究的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最常见的≥3级TE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G组为69%,TPC组为62%),进一步证实了SG可用于HR+/HER2-mBC患者的治疗。
肿瘤瞭望:全球TROPiCS-02研究和亚洲EVER-132-002研究取得了一致结果,证明了SG治疗HR+/HER2-mBC的疗效和安全性。尽管SG的安全性良好,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仍然关注其在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安全性。这次SABCS大会报道的TROPiCS-02研究按年龄分层的亚组分析结果表现如何?请耿翠芝教授分享一下最新数据。
耿翠芝教授:TROPiCS-02研究中,SG组有73例(27%)患者≥65岁,16例(6%)≥75岁;TPC组则分别有67例(25%)和8例(3%)。总体上来说,无论是<65岁或≥65岁,无论是<75岁或≥75岁,SG治疗组均相较于TPC组均有PFS和OS的获益,其安全性表现也是一致的。在<65岁和≥65岁亚组中,SG组和TPC组的3/4级TEAE分别为73%和60%、68%和61%;在<75岁和≥75岁亚组中,SG组和TPC组的3/4级TEAE分别为71%和60%、81%和71%。
肿瘤瞭望:全球ASCENT、TROPiCS-02研究以及中国EVER-132-001研究、亚洲EVER-132-002研究均证实了SG在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您如何看待SG在HER2-乳腺癌中应用价值,未来可能进行怎样更多的研究探索?
王晓稼教授: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分层越来越简单,对于HER2-晚期乳腺癌,无论HR状态如何,都有很多的治疗药物。但是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使用CDK4/6i后,二线如何用药,或者二线应用CDK4/6i后,三线如何用药,这一问题值得探讨。今年的SABCS大会上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通常TNBC患者治疗二线时PFS仅为3个月,SG这一药物出现以后,无论在TNBC患者中的治疗还是在HR+/HER2-BC的治疗,都满足了我们的生存预期。
全球ASCENT、TROPiCS-02研究以及中国的EVER-132-001研究、针对亚洲患者的EVER-132-002均研究表明,SG均有较好获益。因此,中国的这类患者群体可以考虑应用SG进行治疗,其PFS和OS均有获益,且安全性可控。综上所述,目前对于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尽管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但SG相关研究数据的公布,让我们有了更多信心,可以将SG作为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耿翠芝教授
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慈惠癌症防治基金会理事长
河北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
河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河北省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晓稼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乳腺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
浙江省肿瘤智能诊断和分子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医学伦理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委员
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副会长
浙江省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主任委员、疼痛分会副主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肿瘤内科专委会前任主委
浙江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精准医学分会会长
王殊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SCO-BC)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G)常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陈益定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乳腺外科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外科分会及肿瘤学分会委员